繪本源起的西方,它的概念至今也并未有統一的定論。繪本是源自日文的習慣,繪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圖畫書)。在我國臺灣地區,圖畫書與繪本常常被混用,繪本用于較為嚴格意義的圖畫故事書,而圖畫書的界定有時相當寬泛,甚至包括非虛構的知識類圖畫書、玩具書、歌謠等。
繪本不等于“有畫的書”,它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特別強調文與圖的內在關系。文字與圖畫共同擔當講故事的重要角色,圖畫不再僅僅起輔助和詮釋文字的作用。一些相當有名的繪本甚至只有圖,而基本沒有文字。不過也有許多繪本是在圖、文之間取得一種平衡的關系,相互襯托,營造出整個繪本的感覺出來。繪本實際上包括兒童繪本和成人繪本兩種類型,但二者之間的界限不是很明確。
一般認為,現代意義上的繪本(圖畫書)誕生于19世紀后半葉的歐美,凱迪克、格林納威、波特都是早期的杰出代表。在亞洲,日本的繪本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為繪本的泱泱大國。我國臺灣地區繪本大致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起步,至80年代后漸入佳境。
兒童繪本的現狀
好的兒童繪本能給孩子帶來愉悅和幸福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品種漸趨豐富。在原創圖書中,浙少社的《大師繪本系列》(6種),明天社的《楊紅櫻親子繪本故事》(5種)、《注音小神童繪本》(2種),北方婦女兒童社的《原創童話繪本系列叢書·藍貓講故事》(4種),海豚出版社的《多納愛學習》,四川少兒社的《繪本天下名句》等圖書使得兒童繪本數量增多、品種增加。
在引進版中,有希望社的《外國兒童文學名著》系列、《繪本世界經典童話》系列、《繪本中國故事寶庫》系列,中少社的《彼得兔的世界》,21世紀社的《幻想大師米切爾·恩德經典作品繪本》,上海辭書社的《安徒生童話繪本典藏》系列等。這些引進版圖書作者均為蜚聲的兒童文學大師,加上其成熟的市場和運作手段,使得引進版兒童繪本仍會在兒童繪本市場占據主體地位。
市場銷量集中,形式日漸多樣。根據“馬太效應”,目前兒童繪本市場的品牌集中程度有所加強,市場銷量集中在少數的幾家出版社。在品種增多的同時,對形式的要求也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一方面通過引進國外較好的兒童繪本,從中汲取大師們在風格、版式、色彩、繪圖、文學藝術韻味等方面的先進的理念;另一方面通過對原創兒童繪本加以改造,使它的制作裝幀水平達到較高水準,便于將中國的兒童繪本推向世界。如文本采用中英雙語;風格強調中國特色等。
著力于兒童繪本市場的培育。兒童繪本是國外很多國家以及我國港臺地區童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內地這塊市場尚未真正開發。在這樣的背景下,眾多的專業少兒社以一種積極姿態進入,顯示了對該市場前景的信心,并做了充足的準備。如制作精美的兒童繪本導讀手冊;與電臺、網站等聯合舉辦兒童故事會活動;請有名的播音員為孩子們朗讀繪本故事;講授兒童繪本對幼教的意義;對父母與孩子共讀繪本問題提供合理化指導和建議等,這些活動對于兒童繪本市場的培育起到了預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