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雪糕到盲盒,從小夜燈到立體書,從香薰到文物再造……暑假期間,博物館文創產品也頻頻“出圈”,引發年輕人的追捧。
蘇州博物館文創店
月銷量一萬以上的文創產品比比皆是,顧客們也用自己的巧思賦予了產品新的活力。
冰箱貼插花
三星堆博物館
從三星堆面具獲得靈感所做的徽章,在顧客手里變成了精致的領帶夾。
敦煌研究院文創店
眾多商品帶著濃郁的敦煌氣息,飛到全國各地。
貼著花鈿的年輕女孩,仿佛穿越回盛世大唐。
圖源評論,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刪除。
敦煌博物館文創店
走入人們生活的博物館文創究竟蘊藏哪些“出圈”密碼?
1.IP行業的發展及IP授權的興起
人們接觸到IP、喜歡上某個IP,并順應“知識付費”的大趨勢,為IP付費,購買實物或虛擬物品,都是順其自然的事,也為文創IP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民族意識的覺醒
當歐美日韓IP充斥著全球市場,人們可選擇的事物只是異邦外國的貨物與形象,必然急切地需要自己民族的產品,而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業便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3.文創產品的用心
博物館本來就是民族文化的根,而強大的創意設計團隊更是賦予了文物嶄新的活力,讓它們以另一種形式更長久地流傳下去,自然會吸引年青一代的喜愛與追捧。
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出圈,告訴了所以IP從業者一個消息:IP行業要做好,文化創意是核心。
現階段IP產業已經不需要創業者們篳路藍縷去開辟,面對著已經成型的IP市場,從業者們只需要設計出富有生命力的IP形象,就贏了一大半。
國內不乏成功的IP及IP公司,如依米伴達旗下的TUTU island。
當IP被創造出來,它就已經不再是獨屬于一個人的,它擁有了改進、再造、聯名的可能,也會在更多人手里煥發出別樣的活力。
關注小編漲知識!——來自青島依米伴達的小尾巴,孵化有TUTU island、卡多派對、孔子說、水滸英雄等全球IP,歡迎合作咨詢。